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周清明:湖南实施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对策研究

时间: 2017/06/09   作者:   点击: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已突破13亿,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2008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湖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为实施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承担了新增46亿斤生产能力的任务。如何落实新增46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一、湖南省粮食产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

    湖南省水稻主产区主要集中在416个大中型灌区和环洞庭湖区,据了解我省耕地面积2008年比1990年减少356万亩,减幅达5.897%,平均每年净减少19.8万亩。另外,由于长期的耕作,坡耕地石漠化、稻田耕层变浅、土壤酸化,各类土壤普遍缺氮、缺磷,部分缺钾和某些微量元素。加上农田掠夺式经营以及化肥、农药、农膜的长期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2、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我省大部分农业水利设施兴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甚至50年代,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经济能力的限制,灌区工程投入少,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又缺乏必要的维修、维护,灌溉效益逐年递减,能正常发挥灌溉效益的不到50%,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为了防洪抗旱,农民自身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排灌费用,每亩高达100元左右,灾害严重年份甚至高达300元以上。

  3、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2004年以来,尽管党和政府对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据我们对华容、湘乡、叙浦、邵阳四县(市)1000多个农户的调查,73.6%的农户对种粮没有积极性,79.75%的户主愿意选择外出打工或在家从事其他工作。

  4、种粮农民的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的青壮年和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大多数外出务工经商了,留在农村务农的多为中老年人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我们调查的户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1.37%;36-45岁的占29.97%;46岁以上的占68.66%。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的占31.74%,初中文化的占54.31%,高中以上的仅占13.95%。很显然,较低的体力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粮食生产队伍很难实施科学种粮,很难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5、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要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科技是根本,而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转化关键靠农技服务体系的推动。但现有的农技服务体系,特别是县、乡农技服务体系相当脆弱,受机构改革的影响,农技推广队伍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站垮”的局面,严重影响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制约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无法满足科学化、规模化、商品化粮食生产的要求。

  6、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在政府农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我省的农机装备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还不高。2008年,我省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为69.59%、1.84%和34%,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38.54%,2009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也仅为40.50%。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二、湖南省粮食产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种粮比较效益低

    尽管政府对粮食生产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及其他行业相比,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仍然比较低。据了解,一亩田如果种水稻,2008年其平均纯收入仅为几十元,如果改种其它经济作物,收益可达到种粮收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远高于种粮的效益。另外,一个农民如果外出务工,每天可以挣60元以上,高的可达100元以上,按现在的粮价计算,打一天工挣百斤粮没有多大问题。目前,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的第一选择,种粮主要是为了粮食自给自足。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2、农资涨幅过高

    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快速上涨,基本抵消了粮价上涨和各项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据了解,2002-2008年,我省水稻收购价格每100斤从42元提高到85元,年均增幅为9.21%;而2008年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甲胺磷单位价格已分别达到2002年的1.92、3.33、2.56、3.45和2.29倍,年均增幅分别为11.15%、22.22%、16.93%、22.92%和14.48%,均大大超过水稻收购价格的上涨幅度。

  3、粮食生产规模过小

    要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必须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但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农户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比较小。2007年,湖南有5683万亩耕地,有1516.55万个农户,全省20亩以上规模的种植户为61688户,100亩以上的为484户,500亩以上的仅有34户。另外,现在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缓慢,规模小,也影响了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的狭小,既影响了粮农的经济效益,又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4、农村教育重视不够

    农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为发展农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相对于农民的教育需求,仍然不够,其表现有:(1)农村中小学数量明显减少,农村学生上学更为艰难。(2)培养一个大学生,贫困一个家庭。由于大学教育费用较高,一个农村家庭靠农业收入是无力支付子女上学的,只有借债供子女完成学业。(3)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4)农民技术与技能培训不足。由于农村教育重视不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素质仍然偏低。

  三、湖南实施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措施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要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机制。首先,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时予以优先考虑。其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除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外,在投资方式上,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我省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仍在于农业科技创新。首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各部门间沟通与协作,打破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个环节长期分离、封闭的现状。其次,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资体系,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对资金的需求。最后,依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及省农科院等粮食科研的主要平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农业创新科技队伍。

  3、构建粮食生产动力机制

    粮食生产的动力源自各级地方政府和粮食生产者两个方面。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对粮食生产要有动力,愿意抓粮食生产工作,并通过行政、经济手段将粮食生产落到实处。其次,粮食生产者要有内在的动力,而粮食生产者的内在动力又源于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粮食缺乏弹性及粮食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要保证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需切实采取诸如:加大粮食生产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控制农资价格、狠抓惠农政策的落实等有效措施。

  4、加快土地流转,提高粮食生产规模

    分散经营是制约粮食生产效率的症结,土地流转是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前提。必须坚持“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走集约、节约利用耕地、提高效益之路。一是统一流转政策,形成流转强制力。二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流转推动力。三是深化配套改革,形成流转支撑力。四是重点支持粮食规模生产,形成流转向心力。

  5、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切实加大财政投入。首先,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从湖南来看,洞庭湖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区内两水夹堤的一线大堤就有3300公里,给粮食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应呼吁中央予以高度重视,实行重点支持。其次,增加粮食科技攻关和推广的财政投入。要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隆平高科公司等为依托,以超级杂交稻研发、推广体系为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着力支持实施超级杂交稻良种工程。

  6、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要大力夯实农村基础教育,对现有文盲和半文盲进行脱盲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针对农科类大学生出台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

  7、科学分解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到2020年,全国要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分配给湖南的任务是46亿斤,其中稻谷41亿斤,玉米5亿斤。要落实中央的任务,除了全省统筹考虑外,还要有重点地进行安排,将任务科学分解到52个重点产粮县。任务分解明确后,省政府应在人、财、物等方面对产粮大县予以大力支持。另外,各产粮大县的领导一定要担负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将承担的粮食生产任务落到实处。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