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专业名称】农村区域发展
【专业简介】
发展历程:湖南农业大学于2010年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于2011年正式招生,是湖南省内开设本专业的唯一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本专业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的强劲支撑,开展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办学定位:本专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和现代农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标准,遵循人才培养向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根据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专业知识深厚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培养“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能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科依托与专业成就: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依托国家“2011计划”项目“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开办“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探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隆平高科等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农学院建立的一批校内外实习基地,培养适应国际、国内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专业特色:探索“借助管理平台、彰显农科特色、突出文理渗透、实现综合发展”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能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采用“2+1+1”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四年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识教育基础阶段,学生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开展部分技能训练,了解专业内涵;第二阶段为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学生用1年左右时间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三阶段为专业课程与实践技能学习阶段,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全程采取导师制,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通过辅修,可同时获得适应兴趣需求的第二学位,优秀学生可以被免试推荐研究生继续深造。
【师资力量】
师资总体情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师资队伍是一支社会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功底深厚,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师资队伍。现有的12名专职教师中,50岁以上4人(约占33%),40—50岁4人(约占33%),40岁以下4人;形成了“以老带中,以中促青”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团队的梯次结构。 12人中全部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同时,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
【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农学
主干课程: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推广学、农村行政管理、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休闲农业理论与实践、现代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区域分析与规划等。
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规划设计大实验等)、专业认知实践、农村文化认知实践、“六边”综合实习、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课程设置与学分:毕业额定学分为168学分,其中必修141(含公共必修43.5学分,专业必修54.5学分,实践教学43学分),专业选修 14 学分,公共选修13学分。
【教学条件】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区域规划设计技能训练、社会调查、企业考察、实习实践等主要依托学校校内的规划设计实验室、耘园、标本园和校级教学实习基地2个。本专业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隆平高科、黄龙洞投资有限公司、长沙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数家单位与机构建立了教学合作基地,为培养学生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技术管理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奖助学金】
学生可以获得的奖助学金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关工委奖学金、大北农奖学金、吉瑞奖学金等,此外学生参加导师科研可以获得助研补助等。
【就业、创业、深造】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读研深造、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企业从事相关的市场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就业形势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4名同学其中8人攻读硕士学位,占比为33%,考取的学校主要有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等。7人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占比为29%,3人自主创业,6人在涉外企业就业。2016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50%。近3年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占总比的40%,组织部选调占总比的10%,进入相关企业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一半。就业与发展前景良好。
【专业办学特色】
本专业采取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特色鲜明: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融课程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和综合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大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包括现代种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试验、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和农村社会学综合实践等,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本专业采取“管理学+农学”双学士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结合我校传统农科学科优势,开展了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实施“管理学+农学”双学士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开办了农学辅修学位教育,为提升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设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近五年本科生在校发表论文累计45篇,学生培养效果好,历届就业率均在90%以上,考研率40%以上,办学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