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村发展领域培养方案
学院名称 |
经济学院 | ||||||||||||||||||||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 |
农业硕士(农村发展) |
领域代码 |
095138 | ||||||||||||||||||
覆盖专业领域 (方向) |
1.农业农村改革与政策; 2.农村产业发展与区域规划; 3.农业资源与环境。 |
培养方式 |
全日制/非全日制 | ||||||||||||||||||
学分要求 |
课程学分不少于:25学分 |
基本学制与学习 年限 |
基本学制: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 ||||||||||||||||||
培养环节学分:11学分 |
最长学习年限:全日制4年,非全日制5年 | ||||||||||||||||||||
培养目标 |
农业硕士(农村发展领域)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农业及农村发展理论基础和前沿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其中的工具和工作方法对农村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应对的实践型、应用型和专业型的高层次农村发展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的农村发展、经济学等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 3.具备独立承担农村发展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分析和解决农村发展领域问题的技能,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激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力。 | ||||||||||||||||||||
培养方式与方法 |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训练,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训练不少于6个月,采取集中和分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贯穿于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研究等培养全过程,包括专业技能实践、顶岗实习、实践研究、实践专家授课等。 2.实行双导师制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内导 | ||||||||||||||||||||
课程设置 |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中英文)名称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任课 教师 |
开课 学院 |
授课 方式 |
备注 | |||||||||||||
公共 |
Z0000Z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1 |
周亦乔 |
马列院 |
理论教学 |
留学生必修中国概况和汉语 | |||||||||||||
Z0000Z002 |
自然辩证法 |
1 |
1 |
谭铁军 |
马列院 |
理论教学 | |||||||||||||||
Z0000Z003 |
基础外语 |
3 |
1 |
邱银香 何亚平 |
外语院 |
理论讲授 | |||||||||||||||
Z0000Z004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
2 |
1 |
李燕凌 高志强 唐 浩 熊春林 |
公法院农学院经济院 |
混合式教学 | |||||||||||||||
专业 (10学分) |
S1203J101 |
中级宏微观经济学 |
2 |
1 |
唐浩 |
经济院 |
理论讲授 |
| |||||||||||||
Z0951J101 |
发展理论与实践 |
2 |
2 |
匡远配 |
经济院 |
理论讲授 | |||||||||||||||
Z0951J102 |
农村社会学 |
2 |
2 |
唐浩 |
经济院 |
理论讲授 | |||||||||||||||
Z0951J103 |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
2 |
2 |
陈容 |
经济院 |
混合式教学 | |||||||||||||||
Z0951J104 |
农村发展规划与案例分析 |
2 |
2 |
李飞 |
经济院 |
案例教学 | |||||||||||||||
专业 (不少于6学分) |
Z0951J201 |
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
2 |
2 |
全体导师 |
经济院 |
混合式教学 |
| |||||||||||||
Z0951J202 |
项目管理与评估 |
2 |
2 |
李世美 |
经济院 |
理论讲授 | |||||||||||||||
Z0951J203 |
农业资源管理与农村环境治理 |
2 |
2 |
黄文清 |
经济院 |
混合式教学 | |||||||||||||||
Z0951J204 |
农业推广理论与案例分析 |
2 |
2 |
全体导师 |
经济院 |
案例教学 | |||||||||||||||
Z0951J205 |
农村发展与区域经济 |
2 |
2 |
欧阳涛 |
经济院 |
混合式教学 | |||||||||||||||
公共 |
从学校统一开设的课程目录中选修,具体课程见《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 ||||||||||||||||||||
在导师的指导下,除修完本学科要求的课程外,研究生还可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 | |||||||||||||||||||||
补修课 (本科生阶段主干课程,不少于3门) |
西方经济学 |
跨学科或同等学历报考被录取的硕士生必选,须在中期考核之前完成,不计总学分。 | |||||||||||||||||||
农业经济学 | |||||||||||||||||||||
发展经济学 | |||||||||||||||||||||
培养环节 |
培养环节有关要求 |
学分 |
考核时间 | ||||||||||||||||||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
课程计划 |
一般由研究生在入学后1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制定。 |
0 |
入学后1个月内 | |||||||||||||||||
论文计划 |
包括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安排、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完成期限等,一般在第2学期内制定并提交。 |
第2学期 | |||||||||||||||||||
2.学术活动 |
参加学术讲座,提交会议论文 |
2 |
全日制研究生:第1-3学期 非全日制研究生:第1-4学期 | ||||||||||||||||||
3.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
至少撰写文献综述报告1篇,参加小论文讨论2次 |
1 |
全日制研究生:第1-3学期 非全日制研究生:第1-4学期 | ||||||||||||||||||
4.专业实践 |
农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训练,实践环节结束后填写《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总结报告》。 |
6 |
全日制研究生:第3-4学期 非全日制研究生:第3-5学期 | ||||||||||||||||||
5.开题报告 |
学生提交开题报告书面材料,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前人文献和工作综述,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和工作进度计划。 |
1 |
全日制研究生:第2学期末 非全日制研究生:第3学期 | ||||||||||||||||||
6.中期考核 |
考查相关基础理论的掌握,经典文献的阅读情况,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发展动态的了解和现实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 |
1 |
全日制研究生:第3学期末 非全日制研究生:第4学期末 | ||||||||||||||||||
7.其它要求 |
| ||||||||||||||||||||
本学科推荐书目、文献 | |||||||||||||||||||||
序号 |
著作或期刊名称 |
作者 |
考核办法 |
备注(必读或选读) | |||||||||||||||||
1 |
《农业家庭经营:走向分工经济》 |
罗必良等著 |
读书笔记 |
必读 | |||||||||||||||||
2 |
《新乡土中国》 |
贺雪峰著 |
读书笔记 |
必读 | |||||||||||||||||
3 |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
温铁军著 |
读书笔记 |
选读 | |||||||||||||||||
4 |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
林毅夫著 |
读书笔记 |
必读 | |||||||||||||||||
5 |
《农业与工业化》 |
张培刚著 |
开题体现 |
选读 | |||||||||||||||||
6 |
《改造传统农业》 |
(美)舒尔茨著,梁小民译 |
读书笔记 |
选读 | |||||||||||||||||
7 |
《佃农理论》 |
张五常著 |
文献综述 |
选读 | |||||||||||||||||
8 |
《乡土中国》 |
费孝通著 |
文献综述 |
选读 | |||||||||||||||||
9 |
《农民的终结》 |
(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 |
文献综述 |
选读 | |||||||||||||||||
10 |
《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 |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 |
文献综述 |
选读 | |||||||||||||||||
11 |
《乡村建设理论》 |
梁漱溟著 |
读书笔记 |
选读 | |||||||||||||||||
12 |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
黄宗智著 |
读书笔记 |
选读 | |||||||||||||||||
13 |
《产权与制度变迁》 |
周其仁著 |
开题体现 |
选读 | |||||||||||||||||
14 |
《农业经济论》(新版) |
速水佑次郎等著 |
文献综述 |
必读 | |||||||||||||||||
15 |
《以自由看待发展》 |
阿马蒂亚•森著 |
开题体现 |
选读 | |||||||||||||||||
16 |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
张曙光等 |
文献综述 |
必读 | |||||||||||||||||
17 |
《农村与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 |
张中立等 |
读书笔记 |
必读 | |||||||||||||||||
18 |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
林毅夫 |
文献综述 |
选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