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时间: 2020/03/18   作者:   点击:

一、学科概况与学科方向

(一)学科概况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个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林)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

我校于1996年获得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博士点。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依托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湖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为湖南省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发展研究所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点研究基地。

本学科已形成了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气氛活跃、学风严谨的研究队伍。有32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4名,45岁以下教师占68.75%。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名。省12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5名,省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人选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科和社科项目16项,博士后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省社科重大项目5项。在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37部,发表CSSCI论文178篇。有5位教师的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领导人及省部级领导批示,获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和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优秀学位论文。

(二)学科方向

本学位点在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设置了4个二级学位点:农业经济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产业经济与组织、食物经济与管理。

1.农业经济管理: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重点研究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发展、农业市场与贸易等内容。

2. 金融服务与管理: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及其结构体系,探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机构的运行与管理、业务创新与风险等;研究适应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点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成长路径及体系建设的策略。

3. 产业经济与组织:以产业经济及其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索产业经济及组织的特点、发展演化规律,以及组织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及其绩效影响与相关公共政策;同时也研究不同产业经济组织间的结构关系、技术关系及其协同关系与组织管理政策。

4. 食品经济与管理:以食品技术、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以及食品产业链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间的经济问题与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食品经济再生产的特点、技术和资源等,研究其在食品经济部门和企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并依据管理学的理论,研究食品经济中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合理计划、组织和开发利用方法,提高食品经济运行效率与效益,解决食品经济管理问题,确保食品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学术素养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能积极为农业生产和三农建设服务。应该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动态,具有广阔的学科视野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门知识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科技政策、知识产权和研究伦理等有关法规和知识。在研究过程中,能尊重他人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及成果,善于与相关人员合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

2. 学术道德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讲求学术诚信,恪守学术规范,树立学术自律意识。在学术活动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遵守约定俗成的引证准则。承担学术著作发表或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应责任,根据实际参与者的贡献大小和自愿原则依次署名,或由作者共同约定署名顺序。成果发表时应实事求是,不得夸大学术价值和经济或社会效益,严禁重复发表。严格保守国家机密,遵守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等国家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不抄袭、剽窃、侵吞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不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不捏造事实、伪造注释等。遵守学术界公认的其他学术道德规范。

(二)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掌握经济和管理学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知识,接受正规、专业、系统的科研训练,同时具备相关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级宏微观经济学、中级发展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中级产业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合作经济理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流通与贸易、资源环境经济理论、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知识。工具性知识:能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分析工具,如MATLABSTATA等。

(三)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 获取知识的能力:农林经济管理是一门综合经济学与管理学等知识体系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集成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应该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领域的资料查询、文献检索,获取本学科相关技术与方法的相关知识;能通过选听专题讲座、参加学术研讨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现状和政策需求,进一步获取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研究方法,在生产实践中获取真知。

2. 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具备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应当学会从经济社会生活及文献中发现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现实问题,并从中提炼出有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建立符合逻辑、具有理论支撑的研究框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独立制定具体研究计划、建立理论和实证模型、收集整理文献数据和相关信息、组织实地调查、组织参与式项目的试验及评估、进行计算机分析和模拟以及对结果提出科学解释的能力。

3. 实践能力: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从事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包括实地调查、政策调研、政策分析等,将所学知识与及实践密切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以致用能力;同时,获本学科硕士学位者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在导师或其他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协调一定规模的人力和物力,完成一些具体的应用性的科研任务和示范推广工作。

4. 学术交流能力:国际和国内会议是当今面对面学术交流的重要场合。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能够通过各种交流方式有效吸收学术发展前沿成果,同时充分展示和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能够从同行的批评和评论中吸取有益的思想和方法,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研究。

5.其他能力: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把学术研究转化为政策建议及向大众宣传普及;也能够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从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此外,还应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外语应用水平等。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规范性要求

根据学科研究的应用性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本领域的研究范式,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从发现实际问题和提炼科学问题开始、再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和范围,明确提出可验证的假设、建立符合逻辑的研究框架,选择科学的理论和实证模型,收集必要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的途径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直至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找到科学的解释并讨论其政策含义。本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在主体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结果表达与数据分析、行文格式等方面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论文主体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包括封面、版权页、目录、摘要、主体、成果、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论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四大模块,即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结论与讨论。在论文总体框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视各领域的要求不同,文献综述可以与理论基础合并,研究内容分析可以再细分为若干篇章。结论与讨论模块一般要就论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或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展望。

2)结果表达与数据分析。论述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表述观点须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论据取材要可靠,对数据须进行客观性分析或描述,数据统计分析要透彻、科学;图表等要求规范清楚,自明性强。分析过程中,要使用国际通用的数学公式、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学科认可的统计分析软件和统计结果表达方式。数据结果要使用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专业术语要采用本学科通用的书写格式。

3)行文格式。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符合国际通用的图书格式要求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学术论著的相关格式要求。引用前人的观点及成果时应做到客观公正,所有被引用的观点、数据、图表等均应在文中给出明显的文献标注,防止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尤其要杜绝有意或无意的学术侵权问题。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文章所参考的地方一一对应列举,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规范。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1.5年。学位论文完成后,经过导师和所在学科审定同意,进行论文双盲评审。论文盲审专家应由至少3位相同或相近领域的校外专家组成。收到论文评审意见后,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作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经过修改并达到相应质量标准后,学位论文还要通过由答辩委员会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人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 1人。学位论文答辩,是展示研究生全面工作、学术修养、研究水平的综合过程。研究生需要认真准备,直接、正面、简要回答问题;对于不清楚或者不了解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如实回答。要根据答辩时专家提出的相关建议,对论文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形成论文正式稿件,报送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审定并存档。

2. 质量要求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与一定层次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对学科前沿领域、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题应当来自农业部门的实践或梳理、比较相关文献时发现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从中提炼出具有创新价值,可以通过实证方法检验的科学问题。

2)文献综述:按照培养注重科研创新的要求,研究生在进行开题论证前,必须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近年来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分析、筛选出与本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并认真阅读和了解本研究领域知识的形成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形成选题思路。文献阅读的数量至少应该在50篇以上,国外文献要达到20%以上。阅读的文献应该反映论文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近5年内的重要文献要达到50%以上。论文选题确定以后,开始撰写论文综述,其篇幅应控制在 5000 字左右。

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简述本选题相关研究的预期成果,该成果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其次是国内外研究进展,要从研究问题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进展、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再次是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介绍论文选题的预期目标,提出关键科学问题,明确主要研究内容,形成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等;还应对本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5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并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前瞻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成果创新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应以硕士研究生本人或导师从事的调查的数据和相关结论为主。论文撰写必须在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要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对所研究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体现出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作者在本学科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所撰写论文应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或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学科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在质量和科研成果上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论文主体应该是自己的主要研究结果。硕士学位论文不能仅仅是问题描述、情况说明、知识综述、工作总结等没有研究论证成分的报告类文字。要求有具体的内容和核心观点及研究结果。学位论文字数须有4万字以上。

2)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或较重要的实用价值。硕士学位论文应该针对一个具体的理论问题,展开相应的独立研究求解,获得一定的结论。研究内容应该在科学上有理论基础。研究结论应该对学科某一方向的理论或方法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论文格式应该符合《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4)合格硕士学位论文的科研成果要求:湖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点击下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