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砺真知,选贤启新程
经济学院农经系顺利举办农业农村认知实习总结暨卓越人才选拔宣讲会
4月29日,经济学院在十教北202举行2024级农业农村认知实习总结暨卓越人才选拔宣讲会。学院农经系主任古川教授,各位认知实习指导老师和2024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13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梅淑元老师主持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梅淑元系统回顾了本年度农业农村认知实习全过程,通过图片、数据与案例展示了学生在河东农场湖南农业大学实习基地、浏阳市古港镇北部梅田湖村等地开展的调研实践成果。她指出,本次实习以“田野为课堂、问题为导向”,90%的学生完成了高质量调研报告,但在数据分析深度和跨学科理论应用上仍需提升。梅淑元强调:“认知实习是知农爱农情怀的播种机,同学们要在实践中深化对‘三农’问题的立体认知,为专业学习、注入源头活水。”
随后,古川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目标,详细解读农经系卓越班选拔标准与培养方案。该计划通过导师责任制,重点培养具备政策分析、产业规划、数字农业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古川表示:“卓越班”不是‘荣誉标签’,而是责任契约,入选者可以有机会参与国家级竞赛、省部级竞赛及乡村实践等,在实战中锤炼‘顶天立地’的硬本领。
2022级农经专业学生王昊阳以“农经卓越人才计划实践与成长感悟”为题,分享了自己参与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赛事的经历。他坦言,在导师指导下将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省级创新训练项目和论文,实现了“问题即课题”的跨越。2023级农经专业学生李兰欣则从“小白”视角,讲述通过参与各类比赛,建立起农业经济学的系统思维框架。“负责任的导师,卓越计划提供的学术资源平台,让我真正读懂‘把论文写在田野’的意义”。她动情说道。
古川在总结中高度肯定认知实习育人成效,并以“三个联结”寄语学子:“联结理论与实践,在田野调查中验证课堂所学;联结个体与时代,将个人成长嵌入乡村振兴战略;联结选择与责任,以卓越班为起点勇担强农使命。”他特别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懂技术、善经营、有情怀”的新农经人,鼓励学生跳出“舒适圈”,在挑战性任务中实现“破茧成蝶”。(经济学院 谭偲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