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训乡村医生代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市矮寨镇德夯村村医 石 金
我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德夯村村医石金,今年45岁。首先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次学习汇报的机会。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受训的乡村医生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真挚的感谢!并请允许我代表受训的乡村医生向李兆基先生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简要地给在座各位做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德夯”在苗语里意为美丽的峡谷,德夯村是镶嵌在秀丽的湘西风景区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德夯村为纯苗族行政村,有138户原住苗族农户和1家旅游公司近1000人居住。1987年以前,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非常落后,百姓生活贫困。当地百姓最怕生病,“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是当地百姓就医的真实写照。交通不便、缺医少药使许多患者错过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记得我8岁那年(1974年)秋天,一个与我玩得最好的伙伴在下午突然发病,我爬了几小时的山路叫回他在大山上劳作的父母,当时已经到了晚上,等到大人们打着火把徒步穿越十多里峡谷中的羊肠小道把他送到镇卫生院时,他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件事给我当时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刻的印象,我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为当地同胞解决病痛的折磨。念完中学后,我通过自学并虚心向一些苗族医生求教,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2001年取得了乡村医生资格,在当地父老乡亲的推荐下,于2002年担任德夯村的村医。
自从走上乡村医生的岗位,我开始感到自己的知识和临床技能欠缺,对儿科、内科等疑难病症和院前急救没有把握,更不懂得疾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每每看到在卫生室不能治好的病人转入上级医院时,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愧疚和自责,我渴望能有一次学习、深造的机会。2007年12月初,当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万名乡村医生培训学习的通知送到我手中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并暗下决心,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培训任务,不辜负一心支持农村卫生事业的爱国人士——李兆基先生的厚望。
二、培训收获
我参加温暖工程村医培训共75天,期间,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学习了临床技能。培训之后,我感觉主要有三方面的收获。
(一)理论知识得到充实。一是增强了疾病诊治的把握。过去在内科方面对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病的症状区别以及相关对症治疗不甚了解;在儿科方面,小儿腹泻的治疗、小儿先心病的初步诊断等不是很有把握,现在通过学习在疾病诊断方面更有了把握。二是增强了系统治疗的理念。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学习,我掌握了系统治疗的理念,懂得了辅助治疗的作用,尤其通过学习,了解了心理与健康的关系,用来指导我的日常诊疗工作,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本村村民石胜保多年瘫痪在床,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情绪低落,通过培训我掌握了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后,一方面,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开导,给他讲了当今电视盲人歌星——阳光和国家残奥会游泳健将杨博尊等人的故事,使其树立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在他的床边扎上扶杆,教给他训练方法。通过半年的共同努力,现在他的双手能做竹器编织换钱了,这使他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二)临床技能有所提高。过去输液与儿童用药一般就靠我自己的经验和估算,心里没底,如今我懂得了如何根据年龄段和体重公式计算用药剂量,输液量则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及脱水程度来确定。在外科方面我掌握了伤口的规范化无菌处理,收效显著。2008年5月中旬,本村一位名叫龙凤飞的村民小腿外伤,我利用自己所学的规范消毒包扎处理知识,严把无菌关,同时给予规范的抗炎治疗,仅5天病人伤口就基本愈合了,7天拆线后行走自如。而参加学习前,2007年4月,本村一位名叫石正傲的村民同样是小腿外伤,且创伤程度较龙凤飞还稍轻一些,我却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才让他得以康复。
(三)即时指导得到加强。由于本次培训安排在县市级医院并有专人带教指导,让我们村医能够拜城市医院专家为师,师徒之缘也可以让村医遇疑难病例后得到及时指导,并为严重患者转诊起到桥梁作用。2008年7月18日,1位名叫邱想家的美籍华人男中学生,来到德夯流沙瀑布下的九龙潭游玩,因中暑一头栽入水中,他的同伴以为他是潜水并未在意,约2分钟后仍然不见其上来,中籍带队导游觉得不对劲,于是下潭将他拖到岸边,但邱想家已不醒人事,外籍同学急的哇哇大叫,刚好那天我陪朋友游玩也在现场,但由于溺水急救于我而言还是第一次,于是我立即拨通吉首市人民医院的指导教师,在老师电话指导下立刻为他进行了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处理,该名学生呼吸恢复后四肢仍然剧烈抽搐,我又接着为他采用人中、合谷、涌泉的中医推拿法,一个半小时后,终于使其转危为安,患者及其同伴相当感激并纷纷与我合影留念。我告诉他们:治病救人是我应尽的职责,今天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位指导我急救的幕后指导教师,最应该感谢的是温暖工程村医培训项目的倡导者、组织者,最应该感谢的是尊敬的慈善大使李兆基先生。
三、几点请求
(一)请求继续实施温暖工程村医培训项目。作为参加过温暖工程培训项目的村医,我感觉这种形式很好。虽然村医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由于指导教师的水平都很高,懂得因人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使我们收获很大。现在的问题是村医还有大部分没有得到培训,以湘西为例,目前,湘西州共有2436名乡村医生,这次培训只有800名村医有幸参加,还有2/3的村医未参加培训,所以请求继续实施温暖工程村医培训项目,让幸运之神光顾更多的乡村医生,从而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更优的医疗服务。
(二)请求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建设的投入。现在,为农民群众看病的主体是一些水平较低的乡村医生,而服务的载体是设施条件简陋的村卫生室。请求继续加大农村卫生建设的投入,特别是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鼓励乐善好施者对村卫生室建设进行适度捐资和捐赠,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三)请求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卫生扶持力度。现在全国还有243个贫困县,数百万贫困家庭。就湖南湘西8县市而言,其中7县为国家级扶贫县,我本人所在的吉首市为省级扶贫县。全州有300多个偏僻村还没有建立村卫生室,那里的农民兄弟仍然要靠徒步爬山涉水到乡镇才能看上病。我希望与会代表各方呼吁,让全社会去关注那些贫穷偏远的地方,去拯救那些还处在贫困中看不起病的百姓,让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百姓也享受到基本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