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城里人流转农村土地种水稻 做起米生意

时间: 2017/06/09   作者:   点击:

    从过政,经过商,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掌控着一家陶艺企业,刘宪政自我介绍的开篇却是两个字是农民

  对于这个从未摸过锄头的城里人来说,2009年有别样的意义,这一年,他从当地农户手中流转了130亩土地,开始了他的全有机水稻实验,他的田园梦开始由理想走进现实。

  结缘城里人做起米生意

  130亩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稻田,让刘宪政的优质水稻特色品牌基地与吴家堡的其他农户区别开来,再有一个月,这个基地的水稻就该收割了,微风吹过,沉甸甸的谷穗此起彼伏,站在田头,刘宪政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挂在刘宪政嘴边的两个字是农民,这个有强烈自谦色彩的称谓是刘宪政自我介绍的开篇语。从过政,经过商,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掌控着一家陶艺企业,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刘宪政与这个称谓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一个留着背头和一身休闲装扮的中年男子与农民似乎也不搭界,但刘宪政总是在强调他目前的农民身份,一个真正的农民从城里来到农村打工

  从2005年起,刘宪政与吴家堡的大米开始结缘。2005年到2008年,刘宪政把成米收上来,分拣,装成小包装,然后销售。意识到吴家堡大米一直受制于简单加工包装和传统销售模式,注册了绿之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大米商标吴家堡,而后又推广富硒大米的种植技术等等经历。虽然这期间他推广销售的大米通过有机认证,获得济南地产经典好米金奖泉城市民最喜爱的十大农产品等荣誉,但刘宪政仍固执地认为,这个期间他只不过是在卖大米,而不是种大米。

  尝试土地流转下乡种米

  萌生自己种大米的念头是从一份中央文件中得到的启发,刘宪政说,“2009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到了土地流转,如果绿之风从分散的农户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全有机规模化种植,大米的品质从源头就可以得到保障。

  2009年麦收后,刘宪政就尝试着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组建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这是人生经历的一个质变,从卖大米到种大米,真真正正成为一个农民

  刘宪政说,一号文件土地流转只提出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意见,并无具体操作细节,他认为,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保证土地用途不发生变更这两条原则就不会违背政策,"土地流转就能坚持下去"

  这个土地流转实验在济南市农业局、槐荫区财政局、槐荫区农发局以及吴家堡镇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得以启动,与相关部门反复磋商后,土地流转的具体方案如下:与农户签订1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每亩地每年的流转金为1000元,此外国家支付农业的粮食补助仍由原地农户领取。

  但流转最初进展并不顺利,在其中一个村子,有几户农户对这个方案心存疑虑,刘宪政的基地只好从这个村子迁到另一个村子。而此时距水稻最好的播种期只有20多天。

  当地农委主任朱连成这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算上农药、化肥、种子等等成本,普通农户一亩水稻一年的纯收益不会超过1000元,而流转后这部分收益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还不用花费那么大力气",因此这个土地流转方案农户还是能接受的,而且基地建设和种植需要人力支持,从原有土地中释放出来的部分劳动力又被聘到基地来,"怎么算怎么合适"

  在基地的采访中,朱连成的说法得到侧面印证,当地另一个村的村主任中午时分赶到基地附近与刘宪政会面,代表村里的农户要求明年参与种植基地。

  有机基地雇人捉虫

  130亩的稻田种植了6个不同的品种,水稻的种子是从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引进的,种子都是优良种子,但是需要通过种植来发现哪个品种更适合这里的土壤和气候,这是第一年种植,一切都还在摸索中

  刘宪政说对于装饰装修他是个行家,但水稻种植却是个门外汉,而这个水稻基地自设立之初就确定为全有机栽培肥料主要是沼渣、沼液、农家肥、秸秆粉碎还田、生物有机肥,病虫害防治主要是运用物理以及生态防治等技术手段,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刘宪政说,很有意思,看着水稻一点点长起来,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在前不久,稻田发生一次大面积虫害危机,而生物农药对这种病虫效果不大,刘宪政只得从当地雇用人员,到稻田里抓虫子。农委主任朱连成说,雇人抓虫在当地史无前例,刘宪政的做法引起了极大轰动,(绿之风)稻田里的虫子可值钱了,一斤能卖40元块。这句话在当地迅速成为流行语。

  建立集群化合作社

  目前的这种土地流转模式用于水稻生产,刘宪政有自己的判断,优点就是从源头管控,大米的品质有保障,而缺点则是成本太高。刘宪政的130亩稻田仅是核心区域,从土地流转到稻田初步建成总投资已经达到150万元,而在未来三年的中远期规划中,刘宪政希望通过基地的带动作用,建成一个包括示范区(4000亩)、带动区(5000亩)等在内的吴家堡万亩优质水稻特色品牌基地,为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全面提升吴家堡大米品牌影响力,形成集群化产业,目前这种模式操作有难度,投入太大,需要新的方式

  与相关部门反复磋商后,刘宪政计划推出合作社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新模式的探索。把土地全部集中起来,单个的农户成为社员,水稻种植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这是刘宪政对未来公司运作模式的初步设想。至于能不能实现,能实现到什么程度,刘宪政心里并没有完全的把握,是个新探索,要一步步来(本报记者  张璐)

点击下载文件: